
全球首个IMO船员减排能力培训,在沪开班!
近日,由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支持,世界海事大学(WMU)、上海海事大学、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MTCC-Asia)联合主办的2025年“培训培训师(Train-the-Trainer)”高级研修班在学校开班。校长初北平、副校长殷明,世界海事大学艾克特·伊·厄尔切尔(Aykut I. Ölcer)、北田桃子(Momoko Kitada)等教授,以及来自14个国家海事管理部门、行业组织、港航企业的35名学员出席开班式。开班式由国际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主持。
谷歌签署亚太地区首个风电购买协议
航运界网消息,美国科技公司谷歌(Google)签署了其在亚太地区的首个风电购买协议。
首个航海教育博物馆落户大连
首个航海教育博物馆落户大连
达飞入股埃及首个陆港,深化红海物流网络
海事服务网CNSS获悉,法国达飞海运集团(CMA CGM)将收购埃及开罗October Dry Port(以下称“ODP”)35%的股份,并签署了一项管理协议,将负责运营并开发该港口。
领航低碳未来!中远海运集团内首个绿色甲醇碳足迹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发布公告,批准T/CIQA 109-2025《绿色甲醇产品碳足迹评价》于2025年3月3日发布并实施,同时该标准荣获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2024年度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标准化工作优秀团体标准奖”。
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创出历史最高生产效率
3月23日,随着“地中海萨玛”轮缓缓驶离第二集装箱公司N10泊位,标志着天津港第二集装箱公司以329箱/小时的在泊船时效率和416箱/小时的峰值船时效率,创出了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历史最高生产效率。
首个!这所“航海院校”,迎女三副!
在浩瀚的蔚蓝海洋中,一群女性正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航海事业的深沉热爱,勇敢地挑战着传统上由男性主导的领域。今天,让我们聚焦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首位女三副——刘晴,一起走进她那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航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