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随着上港集团宣布“‘双子星’上海港首航第1箱正式起吊”,马士基与赫伯罗特共同运营的“双子星”联盟在上海的首航正式启动。

当前,国际航运格局正在深度重构,而上海港作为全球核心枢纽港,将以“效率第一”为目标,聚力做强主业、做优服务,与船公司携手打造港航业效率与服务的新标杆,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跃升注入澎湃动能。

640.jpg

首个集装箱被吊装上“爱玛马士基”轮,这标志着“双子星”联盟在上海港正式运营。

“双子星”启航:全球供应链“强纽带”增韧劲

马士基与赫伯罗特以全新“双子星”联盟开启战略合作,其航线在国内将主要挂靠上港集团旗下冠东公司运营的洋山深水港区三期码头。“双子星”首航仪式上,马士基亚太运营中心总裁柯安素表示,“选择上海港作为“双子星”枢纽港之一,是基于其世界级的港口作业效率、数字化能力和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作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十五年领跑的超级大港,上海港与“双子星”的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其国际航线网络密度,保障“双子星”网络“船舶准班率”,为全球客户提供“超预期”的物流保障。同时,各口岸管理机构高度重视“双子星”协作的运营,提前布局规划,与港航共同优化专项服务措施,提升口岸服务能级和服务保障。

640.jpg

上海港效率:中国港口提能升级“加速度”

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周勇表示:“上港集团将肩负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主力军的使命,以‘打造世界一流港口运营商’为愿景,持续提升上海港枢纽能级和服务水平,为全球航运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更优质的‘中国方案’。”他透露,集团将通过与“双子星”的合作,结合自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强化提升港口国际中转、空箱调运等重要功能,同时做好沿海捎带、国际中转集拼等重点业务的拓展。

冠东码头作为“双子星”的主要挂靠港口,势必进一步发挥其在作业效率和服务能级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与马士基和赫伯罗特的深度协作,共同保障船舶准班率,努力成为“双子星”全球主要挂靠港口中服务效率领先的码头。据悉,洋山港区连续两年位列由世行和标普全球市场财智联合编制的全球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CPPI)榜首。冠东公司则保持着作业船时量世界纪录,每米岸线吞吐量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640.jpg

行业观察:航运“新势力”如何重塑贸易版图?

业界分析认为,“双子星”协作的诞生或将打破传统航运格局。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专家指出,“上海港与‘双子星’的合作,本质是通过港口与航商的‘数据共享、标准共建’,推动全球航运从‘规模竞争’转向‘效率竞争’”。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