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籍轮首次驶入马鞍山郑蒲港
7月5日中午,一艘满载4700吨货物的越南籍《海豚15》轮驶进郑蒲港。据悉,这是外籍轮首次进入郑蒲港,标志该港至东南亚、韩、日等近洋直达航线的正式开通和马鞍山打造以该港为母港的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良好开端。
马鞍山郑蒲港迎来首艘外轮
7月5日上午,越南籍船舶海豚15轮在长江引航中心芜湖引航站两名引航员的引领下顺利靠泊马鞍山郑蒲港,这是马鞍山郑蒲港开港以来接靠的首艘外...
马鞍山口岸郑蒲港对外扩大开放顺利通过验收
7月5日,从马鞍山市商务局(口岸办)传来重大喜讯:马鞍山口岸郑蒲港对外扩大开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马鞍山“六路并举”构建通江达海的港口集疏运体系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以沿江港口为节点和枢纽,统筹推进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管道、互联网等交通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成为马鞍山“以港兴市”的重要推力。
港口岸线科学发展“以港兴市”底气十足
“以港兴市”,马鞍山底气十足。长江黄金水道流经马鞍山36.2公里,常年维护水深在9米以上,2万吨级江海轮可常年到港,中洪水位期实际水深可满足5万吨级货轮到港,另有内河航道18条,通航里程达到450公里.
郑蒲港一期工程正式开港 安徽港口竞争压力加大
作为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一颗重要战略棋子,同时也是长江上最后一段可停靠万吨轮的深水岸线港口,马鞍山郑蒲港一期工程在12月26日正式开港。在港口行业专家罗德明看来,随着郑蒲港开港,在促进马鞍山以及安徽的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安徽各个港口的竞争压力加大。
郑蒲港:“四大发展”勇奋进
12月26日上午,随着45吨门座起重机将一只集装箱起吊完毕,皖江最后一个万吨级深水岸线码头——郑蒲港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开港后的郑蒲港将如何加快建设与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