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祖远:发展航运文化 再筑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海事服务网讯(记者 刘畅)7月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航运文化节在“一带一路”交汇地连云港市隆重开幕,来自行业主管部门、港航企业、科研院所的200余名业内人士,共同为航运业把脉,探讨如何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中国航海协会理事长徐祖远发表了主题演讲。

对航运文化的基本认识

航运文化是航运及其相关活动中所获得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航运文化作为文化范畴中的一个亚文化,可以表现为四个形态:一是作为物质形态的航运文化。二是作为制度形态的航运文化。三是作为行为方式的航运文化。四是作为精神形态的航运文化。

航运文化的上述四种形态是相互渗透的,而不是各自完全分离的,物质形态的航运文化为精神形态的航运文化提供支持和来源,精神形态的航运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其他三种形态的航运文化的综合作用。对航运文化的认识要全方位地理解、动态地把握。举办航运文化节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把业内形成的先进航运文化成果向全社会传播,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服务航运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

航运文化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密切相关。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任务的提出,为发展我国的航运文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如今,随着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0月出访印尼,提出东南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与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由此进入国家战略视野。那么,它具有怎样的意义?

第一、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途径;

第二、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深远谋划;

第三、是构建和平稳定周边环境的战略举措。

航运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

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是建设航运强国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航运文化基石的组成部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个经济战略,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战略。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要建设海洋强国,而国家海洋实力的提升和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我们关注和关切行业和文化建设。

推进航运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思考

强大的航运文化与发达的海洋经济、开放的市场环境、和谐的国际关系一样重要。作为航运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航运文化建设上,当前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要很好地、全面地理解和认识再筑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把我们的经营管理中的文化建设与这件大事自觉地对接、联系起来,在“新丝路”建设中找准定位,抓住机遇。

二是要继续深化对航运文化的思考和认识。在航运文化的特色方面挖掘和培育新的元素,积累和提炼在共筑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形成的优秀航运文化。

三是要充分发挥航运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航运企业应该成为航运文化的孵蛋器和实践者,航运企业的文化建设一定是有别于其他行业或企业的文化元素和符号,这是行业特色和环境决定的。因此,作为企业家和管理者,要自觉地把业已形成的优秀的行业文化,自觉地融入自身的理念、目标和行为中去,贴上鲜明的航运“标签”。

在如何再筑海上丝绸之路这一伟大工程方面,应该把握好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第一,要科学规划海上互联互通的建设。对合作方向和合作重点,共建机制方面要开展系统的研究、科学的规划,优先支持中国与东盟干沟城市合作网络和中国——东盟海上运作一揽子等重点合作项目,从而实现一点带面;

第二,要着力提升海运便利化水平。进一步将强多边和双边的磋商,积极鼓励海运行业协会和海运企业等其他城市的沟通合作,推动各国简化出境手续,促进货运快速便捷交流;

第三,要全面拓展海事合作领域。重点加强安全领域的合作,开展节能减排领域的合作,推进海事技术交流与训练合作,开展海事资源交流与人力资源的合作;

第四,要努力推进港口物流合作。实现产业对接与分工,促进项目贸易投资,大力发展临港城市,形成一批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形成次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太平洋西岸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

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实际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的连云港是近百年前孙中山先生选定的沿海港口,30年前连云港是国家第一批开放的沿海港口之一,五年前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对连云港的发展提出了“后发先至”的定位。这些都说明连云港的区位重要性和历史机遇性的多次重叠。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连云港的区位优势,坚持陆海统筹,以港口为节点,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框架,开创“陆海万里发展大走廊”的新格局,为建设海洋强国、圆梦民族复兴起到长远的独特作用。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