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船杨志钢:加快实现现代化总装造船目标
近年来,武船狠抓转模,按照引进消化吸收、改进、自主创新的原则,逐步探索适合武船的“转模”之路,即“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武船特色现代造船模式”的新道路。认真学习国内外现代造船的先进经验,博采众长,全面提高生产设计、工程管理精细化水平,创造一流产品,一流品牌,实现用户满意。
弱市之下 建模助力船企转型升级
“不接单是等死、接单是找死”是经济下行期船企难以回避的尴尬。为推荐船企建模工作的全面开展,工信部和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日前共同举办了《推进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工作指导意见》和《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方法》宣贯会议。
基层员工建模意识急需强化
近两年,部分船企基层员工建模工作意识相比以前有所淡薄,这不利于建模工作的持续推进。只有统一了认识和思想,广大员工参与建模工作的热情才会重新高涨,船企上下才会齐心协力应对各种挑战。
质量立身 破除“交船难”困局
今年年初以来,我国造船企业继续面临着“交船难”的巨大压力,第一季度,不少船企实际交船数量与计划数量有明显差距。对此,业内专家指出,船企应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积极态度,主动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强管理,切实保证和提高船舶质量。
南通中远川崎:“两化”融合结硕果
在江苏省近日公布的“2012年第一批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示范企业”名单中,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榜上有名。“两化”融合使南通中远川崎的造船模式逐步向数字化集成模式转换,大大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
仪征船舶产业调整“动真格的”
在兼并重组方面,力争将现有的26家船企逐步整合到10家以内;设立工业发展基金,专项奖励企业的做大做强、科技创新和技改投入;政府、园区和行业主管部门不断转变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细化服务内容。
泰州口岸船舶取得首季开门红
1–3月份,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老厂区实现交船3艘、开工6艘、下水1艘、上船台合拢2艘船的良好记录,产品质量稳中有升,得到来访船东的肯定,顺利取得一季度开门红。